据海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惠宁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许多人常不以为然,但是痔疮发展严重而不及时就医,会造成严重贫血,甚至危及生命,近日,海南日报记者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了解到,一拖再拖、发展到严重贫血才来就医的痔疮患者还不少,该院就救治过因为痔疮差点“要命”的患者。
极重度贫血还不知是痔疮惹的祸
“前不久,门诊来了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她自述说头昏、头痛、消化不良,连挂了三个号,到我这里来,还催我快点看,她还要着急去做胃镜和CT,我看她脸苍白得像一张白纸,就赶紧开单让她去检查血常规,检验室发现她的血色素只有3.2克,这是极重度贫血,急忙打电话告诉我。”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肛肠专科主任医师熊用春说。
熊用春告诉记者,当时医务人员到处找这位女患者,后来发现她因为太虚弱上厕所时都起不来了,医务人员从急诊科找来了轮椅,将她从厕所里接了出来。“当天我们就立刻给病人输了1000毫升的血,后来又连输了几次血,这位女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其实都是因为痔疮发展到了严重程度,造成极度重贫血引起的,但她不知道这就是病因。”他说。
在2015年,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也曾接诊了一起因痔疮引起的“极端病例”:海口三门坡镇一位47岁的男性患者,当救护车把他接到医院时,他的血色素低至2.1克,这是一个随时可能“要命”的极限数字。“这位病人痔疮是最严重的4度,内痔脱出肿胀如一个‘西红柿’,患病多年,长期贫血,但是却一直没有进行痔疮手术,每次贫血就输一次血完事。来医院时身体已经虚弱到极限了。
医护人员马上给他输血3000毫升,但发展到这么严重的痔疮,手术也变得复杂有风险。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肛肠专科医护人员本着为患者负责的精神,经多方交流协商处理病情后,成功地为这位患者进行了“痔疮粘膜环节手术”,根除了痔疮。
“最近几个月来,我院肛肠专科接治了若干个重度贫血患者,最低血色素达3.2克,最高血色素也只有5.1克,这相当于自身血液流失掉一大半到四分之三了。因为就诊不及时,加大了手术风险,延长了住院时间,如果能提前就诊,则能减轻患者各种负担。”熊用春说。
有痔疮不问医院问民间
“2020年我们接诊的痔疮患者,70%至80%的患者的病情都发展到了严重的三度四度才就医。”熊用春告诉记者,痔疮按病情严重程度可分1至4度,1度大便出血,无需手术药物治疗;2度内痔脱出但起身能自动缩回,3度是内痔脱出需要借助外力才能缩回,4度则是内痔脱出完全不能缩回。“发展到2度就建议来医院手术治疗了。”熊用春说。
2月3日,记者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普通外科病房访问了一位刚住院的男性痔疮患者,痔疮已发展到3度,这位来自海口龙塘的患者告诉记者,他两年前痔疮开始发作,当时他也不在意,认为痔疮大多数人都会有,就在镇上街边随便买了些中草药回去熬了喝。“喝了好了一年,但最近又发作了,这次再去街边买中草药吃也没有用了。痛得难受才到医院来看病。”
这位患者当天十分急切地问医生,自己的病情程度还能不能适用于痔疮的微创手术?
“对痔疮,很多人有个观念,能吃药就不想做手术,而且喜欢到民间找药方,或者到网上寻找各种偏方,相信‘一吃一抹一涂就会好。痔疮其实是一种老年病,是从无到有,从轻到重发展的,与人们久蹲久坐以及饮食过于精细等因素有关,痔疮一旦形成脱出,就需要手术进行治疗。”熊用春说。
医学发展,再不必谈痔疮手术而色变
据记者了解,有些患者害怕手术治疗,是因为直到1990年代,做痔疮手术还是“最痛苦的手术”,因为肛门周边神经敏感,而由于每天需要排便,手术创口只能用线系紧,让“组织活生生坏死”,所以手术令患者很痛苦。但2000年以后,随着长效镇痛药的开发,以及微创手术的应用,痔疮手术更新换代,痛感已经可防可控了。
“即使用传统的手术方法,也都可以很好的解决疼痛的问题。”熊用春说。
很多医院还开展了痔疮的多种微创手术,减轻患者的痛苦。其中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就是2000年从法国引入中国,2005年开始在全国铺开,海口第四人民医院在海南经常性开展PPH手术,“但用这种手术适用于不是发作期,痔疮脱出不是很严重的病情,如果在出血阶段就及早做手术,效果会更好。”熊用春提醒说。
“还有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痔疮手术后容易再犯,其实现在的手术,能根治痔疮。问题是有了痔疮不要拖着不管,拖久了手术的风险也高了。”他说。
临近春节,海口四院提醒痔疮患者,过节期间注意规律饮食,少喝酒,出现出血、脱出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值班主任:张杰
值班总监:张毅
责任编辑: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