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日《海南日报》B04版版面图↑
据海南日报报道丨记者王迎春
热带岛屿从不缺少热烈原始的景象,生长在雨林里的高大乔木挡住了灼人的热带阳光,在林中投下了斑驳的树影。
“南方有佳木,君子当如乔”,海南岛的珍稀林木从古至今,早已久负盛名,得天独厚的自然因素成就了这座木材宝库中的众多“佳木”,光亮的油丹和青皮,蓬勃的雅加松和陆均松……都是上好的材用树种。

海南热带植物园里皱皮油丹。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摄
浩瀚的热带林海中,无数高大的乔木争夺着日光,所以即便是高达25米的油丹也算不上“王者”的存在。不过,当你仰视着面前这几棵生机勃勃的油丹时,还是会有拔地参天的感觉。
高大身形,秀气花果

油丹。陈庆 摄
作为热带山地雨林树种,油丹喜好生长在日照短、云雾重、湿度大、气温低的谷地和密林中,尤其在土层深厚而疏松的砂壤土上生长旺盛。
油丹主要分布在我国海南白沙、东方、昌江、乐东、琼中、保亭、万宁及陵水等地,生于海拔1400米-1700米之间的森林中,以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五指山和南高岭等林区较为集中,另外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我国油丹属树种虽多,可是最为知名、属于珍稀树种的只有油丹一种。油丹的叶子多数聚集于枝顶,层层叠叠之间,藏匿着娇小的顶芽。在幼年阶段,油丹一年能形成3次顶芽,抽3次新梢。一般的天然油丹在初期生长较缓慢,后期生长会加快。
油丹长椭圆形的革质叶片上,像抹上了一层油蜡,因此可以在各种角度的光线照射下不停反光,浓淡有致的绿意就这样在树上泼洒开来。而叶片的背面则晦暗许多,带了些许绿白色,逆光中又仿佛加入了透明感。
与高大的身形大相径庭,无论是油丹开的花,还是结的果,都可以用秀气来形容。呈圆锥形排列的花开放于枝条上部的叶腋内,纤细的花梗仅长3毫米至8毫米。油丹的果实是野生动物青睐的食物,为球形或卵形,新鲜的时候是绿色,成熟时呈红色,干瘪之后又会变黑,直径也仅有1.5厘米至2.5厘米。每年的7月是油丹的花期,果期则在10月至第二年3月。
濒危的“佳木”
在竞争激烈的“乔木界”,树干才拥有最大的发言权。高达25米,胸径达30厘米,除幼嫩部分外全体无毛,油丹“出众”的外形早就为其担任“上好木材”奠定了基础。
油丹木材结构均匀细腻,纹理通直。坚硬的同时又兼具重量,让油丹成为制作家具、桥梁、建筑的优质木材。油丹因其柔韧性也更便于加工,干燥后不开裂,亦不变形。其极耐腐蚀的特点更是适用于水工和造船。成年油丹树如其名,含油或粘液很丰富,色泽油润,切面美观,还拥有芬芳馥郁的香气。
分布地的相对狭窄和生境的退化,自然种群过小、自然繁衍较为困难成为了油丹的现状。另外,在过去缺乏宣传和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木材质量好、经济价值高的油丹经常被当地居民砍伐,从而造成油丹这一树种目前处于濒危状态。
油丹于1999年8月4日被列入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为国家Ⅱ级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油丹属植物对热带与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科学研究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油丹的繁殖方法除了播种外还有嫁接。选择土壤深厚、疏松的砂壤土,日照短、雾重、温暖的阴坡种植,且在雨季造林更为适宜。由于油丹的幼林生长较缓慢,这期间还需要适当加强人工砍杂、除草、扩穴、施肥等抚育管理措施。
原标题:
油丹 有些“油腻”的佳木
滨海青皮林 世上罕见!
据海南日报报道丨记者王迎春

万宁石梅湾的青皮林。 海南日报记者张杰 摄
在万宁市的石梅湾畔,成片的青皮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亭亭如盖的树冠仿佛织就了一张绿色的大网,将林下的世界笼罩起来,只有稀碎的光斑在缝隙间掉落,钻进去便可消退一身暑气。在这方天地里,蓝色是广阔无垠的大海,绿色是绵延不绝的青皮林,而白色的沙滩像一道隔开两个世界的弧线,共同造就了这半林半海的独特景观。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滨海青皮林
青皮树也叫青梅树,因树皮青灰色而得名,近乎光滑的树皮上还覆有浅绿、浅白、褚红色的斑块。锥圆形的树叶生长得十分“霸道”,几乎将阳光挡了个严严实实。青皮林一年中有两次花期,分别是在五、六月份和十一月份,紧跟花期后面的月份为果实成熟期。青皮树的花呈白色,果为红色。果实成熟后,会由叶片包裹,像是长出了几片薄如蝉翼的翅膀一样,在风的作用下旋转,集中降落于母树周围,以便受到母树的荫蔽,更好地繁殖生长。
青皮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我国现仅见于海南岛。在海南岛许多自然保护区包括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莺歌岭、猴猕岭、五指山和白马岭等地都能见到青皮,大部分垂直分布在海拔约300米以下的低地常绿季雨林或沟谷雨林中。
万宁石梅湾的青皮林保护区是世界上仅存的面积最大,并且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滨海青皮林。青皮生长缓慢,躯干一年只长2厘米-3厘米,但树都长得坚硬、结实。保护区中最高的青皮树达16米,最大植株胸径约60厘米,约有一两百年的树龄。这片青皮林仿佛一个巨人,历尽沧桑,茁壮依旧。
神奇的“风水宝地”
“不怕旱,不怕浸,不畏寒,天旱不枯,水漫不腐,即使遇上台风袭击,高枝少有折断,偶尔枝叶呈现枯黄,一逢雨水,又能迅速恢复茵绿。”有人这样描述这片特别的森林。
就算是见多识广的植物学家,见到石梅湾青皮林也会觉得甚是神奇。“石梅湾天然青皮林分布在海岸带,是龙脑香科中唯一一种生长在滨海砂土上的青皮林。其生长土壤为贫瘠的滨海白砂土,呈典型的‘土壤顶极’。”曾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的颜文洪指出,石梅湾海岸青皮林是海南独特的雨林群落之一。
在海岸沙滩上生长的单优青皮林群落,在国内外都实属罕见。就是这样“野蛮生长”的青皮树,让这片绿意蓬勃的生命力沿着海岸线,在滨海沙滩上逶迤蔓延了约16公里。
身姿挺拔,枝木高耸的青皮树自然在“木材界”也是大有可为,不仅木质坚硬,结构致密,而且色泽美观,芯材耐腐耐湿,是造船、桥梁、桩柱、枕木、家具以及制作精细木器的优良木材,使用寿命达百年以上,经久不坏。
买卖曾带来的伤害是无法逃避的历史:人为的过度砍伐一度给青皮林带来巨大的威胁。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80年在万宁成立了海南青皮林省级自然保护区,并设立保护站以保护青皮林及其周边生态环境。1988年青皮林自然保护区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宣布为海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直至今日,护林员们仍在日复一日地巡山护林,守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美丽。
原标题:
滨海青皮林 世上罕见!

值班主任:张杰
值班总监:袁锋
责任编辑:史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