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日报报道丨记者梁君穷
黎族粉枪。(省博物馆供图)
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的白沙起义纪念馆内,一把锈迹斑斑的粉枪静静地躺在玻璃橱窗里,但它却有过一段辉煌而光荣的历史。77年前,也是在红毛镇,在黎族领袖王国兴等人的领导下,黎族苗族同胞发动了白沙起义,震撼全琼。1943年8月12日至26日,起义历时半月,参加者达两万人次,总共打死打伤国民党军政人员300余人。更重要的是,这为琼崖特委开辟五指山革命根据地和解放海南岛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启了黎族人民跟着共产党走的革命新路。
举起粉枪 向压迫与剥削开火
时光回溯到那个苦难的年代,1939年,琼崖很快被日军占领。国民党当时在岛上正规兵力约有6000人,国难当头,他们却避而不战躲进了五指山地区。
五指山地区的黎族苗族同胞热情接纳了逃亡而来的国民党军政官员以及他们的眷属,殊不料接踵而至的是巨大的灾难——苛捐杂税让村寨萧条、百姓被迫不分昼夜服苦役、毫无人性的集体屠杀让这片大地浸满鲜血……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黎族苗族同胞没有坐以待毙。1942年,在正式打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反抗之前,黎族苗族同胞们召开了3次筹备会。黎族首领王国兴走访各个村落,进行着紧锣密鼓的起义筹备工作。1942年12月举行的第三次筹备会上,王国兴宣布:明年8月20日全县暴动!
对国民党反动派,王国兴除了“国仇”,也有着“家恨”。1935年9月,国民党“抚黎局”以“抗丁抗税”的罪名逮捕了王国兴的父亲王政和,王国兴费尽千辛万苦才将关押于狱中近三年的父亲解救出来,但是王政和回来后没多久就去世了,母亲伤心过度也随着父亲离去。
1943年8月,国民党白沙县县长曾祥训命令各个乡、保于8月15日之前定要交齐所谓的“抗战粮”“参议粮”。曾祥训的作为让黎族苗族同胞愤懑不已,他们决定借此机会提前发动起义。
1943年8月12日起义群众达到4000多人,王亚福与王明育等人率领众人听取命令后,向国民党白沙县政府发起了进攻,白沙起义就此拉开帷幕。第一战取得了局部的胜利,缴获一定数量战利品,击败20余名敌军,不少敌人闻风丧胆,逃之夭夭。
起义的消息很快在周围传开来,国民党三县联络所所长兼白沙二区区长李有美,当即下令抓捕了王国兴、王玉锦等人。准备等到将白沙二区所有起义首领抓齐后一起执行枪决。
从屋外守卫的对话中,王玉锦得知了敌人的计划,他借故上厕所趁机逃脱,并赶回起义队伍预定的集合地点毛西村,率领一支敢死队前往联络所营救王国兴等人。等候在毛西村的上千名黎族群众早已摩拳擦掌准备进攻,他们约定以枪声为号,发动总攻。
阵阵枪声 为希望与新生鸣响
粉枪是黎族当地方言中的叫法,这实际上是一种古老原始的前装式枪。和平年代,这是上山狩猎的工具,而当反抗的浪潮涌来,粉枪和铁矛、三叉戟、铁刀、木弓、木弩等一样,不再是生产、生活工具,而是成了抵御外敌、保家卫国的重要武器。
8月17日凌晨,一声声粉枪枪响,李有美从睡梦中惊醒,知道大事不好的他已经来不及处决王国兴。同胞们不顾一切冲进牢房,敌军开枪,王国兴立即扑上去但为时已晚,王正义、王健天在营救王国兴的战斗中牺牲。
起义的战斗很快遍及白沙全县,妇女们背着孩子自发组织起来给义军做饭、送椰子水。胜利的喜讯不断传来——毛贵、毛栈一带的起义者攻打驻在毛坎、章支头等地的感恩、昌江、乐东三个国民党县府并大获全胜,起义者又挥师东向,在什统黑村又消灭了那里的顽敌数十人。与此同时,另一路起义者围攻驻在方满村的守敌,攻占了敌人三个粮食仓库,缴获了不少粮食……
8月26日凌晨,王国兴率领各路起义队伍向什响国民党守备二团团部发起了总攻,该团团长王弼及其特务连官兵往加钗方向逃命,至此,红毛、毛阳地区国民党党政机关及武装部队被赶出该地区。
9月下旬,琼崖国民党反动派实行疯狂的反扑。各区、乡起义头领率众奋勇抵抗,后因缺乏粮食、弹药,而被迫撤到鹦哥岭、什寒山一带顽强斗争,白沙起义遭受到了挫折。
起义队伍该何去何从?王国兴和起义群众想起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打“国贼”的故事,很快下定了决心,“找共产党去!这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黎族代表们受到了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的热情接见,冯白驹高度评价了白沙起义。冯白驹后来请示中央得到指示,要好好开辟黎族苗族同胞聚居的五指山根据地。王国兴领导的起义队伍从此直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斗争,起义队伍的斗争性质和内容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揭开了黎族人民自觉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新篇章。
粉枪在黎族村寨的使用
白沙起义纪念园内的王国兴雕像。 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粉枪是一种古老原始的前装式枪,主要由汉区输入,一般长约1.45米,火药收藏在水牛角里,铜火帽则藏在特制的小骨管里。粉枪常以碎锅片、铁丸和砂石等入弹,虽然射程不远,但一射百发,杀伤面很大。粉枪于近代传入黎族地区,据清代《崖州志》记载:“向时兵器,专尚弓矢,今已久废。改用火枪,家置一杆,有力者或备数杆。每以数牛易一枪,或药一桶。多从岭门、薄沙及海口流入。”
每逢“三月三”传统佳节,黎族村寨都要进行粉枪射击比赛,男子扛着粉枪,成群结队,在空旷的场上排成一字队形,先对天空鸣枪,然后站在一定距离轮流瞄准靶子进行单丸射击,打中者给予奖赏。此外,粉枪射击也是男女青年相互接近的好机会,女青年有机会挑选自己满意的、枪法好的意中人。革命年代,粉枪作为老百姓家中主要的热兵器,是琼崖革命中群众武装发展壮大的标志。(梁君穷)
白沙民兵子弹袭 武器粗陋杀伤力不小!
据海南日报报道丨记者曾毓慧
白沙民族博物馆收藏的琼崖革命战士用过的子弹袋。 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白沙黎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的革命文物展区,陈列着三件外形不一的民兵子弹袋,分别呈葫芦状、斧头状、防弹背心状。该馆的文物资料卡显示,这是“一式三件”子弹袋,用棉纱纺织与缝制而成,为1984年4月从民间征集得来。据白沙民族博物馆馆长张文花介绍,在解放战争时期,白沙黎族、苗族民兵曾用这些子弹袋放置子弹、火药。
物质匮乏 子弹袋存放粉枪弹药
海南日报记者发现,这三件白沙民族博物馆珍藏的子弹袋中,呈葫芦状的子弹袋为橙色面料,上下用黑色布料分为三个格子,最上端的窄口处还绣有鹿角等图案;呈斧头状的子弹袋上下分为四层,每层都绣有类似斧头或牛角造型的图案;防弹背心状的子弹袋分为两层,每层用针绣出大约20个小格子,用于放置枪械弹药。
据张文花介绍,从馆藏的民兵子弹袋不难看出,解放战争年代我军枪械等武器设施较为落后。
白沙县委史志编纂中心副主任胡腾业表示,在那个年代,我军弹药供给并不充足,但这并不能动摇白沙军民一心打赢解放战争的信心。当时,黎族、苗族群众支援前线、配合大军作战的感人事迹数不胜数。
“这三件子弹袋的缝制工艺较为工整,可能是位于白沙境内的琼崖纵队兵工厂加工的。”年过五旬的白沙牙叉镇营盘村村民符桂云说,他的爷爷和父亲符金论都曾参加过革命战争。平时,他也喜欢研究子弹袋等革命战争时期的“老物件”。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查阅白沙民族博物馆编撰的《白沙革命记忆》后发现,琼崖纵队兵工厂位于现白沙境内的龙江农场六队周边。书中记载,“兵工厂原来只有几间简陋的茅草房,它们藏在树林的深处,却能造出土枪、手榴弹等武器。”
抗战时期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指挥员用过的手枪。(资料图)
据符桂云推测,这些子弹袋主要是用来存放黎族粉枪的弹药。据悉,“粉枪”一词来自黎族方言,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古老原始的前装式枪,长约1.45米左右。
“我早年曾听父亲提起过,持有粉枪的当地民兵通常以碎锅片、铁丸和砂石等入弹。在打仗前,会提前按比例把这几种弹药的材料调配好,然后装进子弹袋隔间里,用于战时快速补给弹药。”符桂云说。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张文花的认同。她说,在解放海南岛战役期间,白沙军民的战斗物资非常匮乏,枪械弹药也较为落后。粉枪射程虽不算远,但杀伤面比较大,为白沙黎族苗族民兵英勇杀敌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力支前 根据地贡献突出
中共白沙黎族自治县委史志办编撰的《中国共产党白沙历史——第一卷(1937—1950)》中记载,解放海南岛战役的渡海作战正式开始后,白沙县支前委员会组织和带领各区、乡的支前队伍随军作战服务,他们帮助部队运送粮食、弹药、救护伤病员,做好部队的后勤供给工作。
据了解,在当时开展捐献“一元钱、一升米、一颗子弹”活动中,白沙全县共组织支前队伍25个,参加人员5750 人,其中有1100多名青年报名参军,捐献粮食3万余担,光洋2万余元。据悉,当时的《新华日报》随军记者曾对此进行过报道:“每当部队前进的时候,后面总是跟着黎胞组成的长长担架队和运输队。他们爬山越岭给部队送粮食,然后从前线将伤病员送到后方的医务所。这些运输员和担架员赤裸着上身,常以野果充饥,而肩负着沉重的担子紧随着战斗队伍的后面。”
海南日报记者查阅历史资料发现,白沙、保亭、乐东三县位于琼岛中心的五指山地区,方圆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0多万,这里群山耸立、丘陵起伏,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981年出版的《琼岛星火》第4期中提到,冯白驹曾说过:“五指山根据地最大的作用在于战略上保证了海南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个根据地的建立,虽然时间不久,但在支持与发展后期海南人民革命战争上是有着重大的作用的。没有这个根据地的建立,我们就会很困难或不可能应付国民党在解放前夜那样压倒优势力量的进攻;也可以这样说,没有这个根据地的建立,对于配合大军渡海登陆作战解放海南的任务,非但会受到影响,恐怕甚至不能起多大作用。”胡腾业认为,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的黎族、苗族群众对海南革命斗争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白沙人民在其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抗战时期琼崖民兵使用过的火药枪和斧头。(资料图)
海南解放 黎族苗族同胞过上新生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无比庄严的时刻,海南黎族代表王国兴随同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同登上天安门城楼。当他看到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大踏步走过天安门,人民空军的飞机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时,他无比兴奋,充满信心地说:“看我们人民解放军多英雄啊!全国大陆马上就要解放了,我们海南也一定很快就会解放的。”
1950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海南岛战役终于取得胜利了,海南岛获得解放,海南黎族、苗族同胞纷纷奔走相告。
据记载,当时,中共白沙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庆祝大会,整个白沙县城张灯结彩,各族人民换上节日的盛装,从各个村寨赶来参加这一盛会。王国兴被人们簇拥着登上临时搭建的主席台发言说:“过去,共产党领导我们打败了日本鬼,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现在,共产党将要领导我们搞建设了,以后我们要把五指山地区建设好,要使我们黎族、苗族同胞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要使我们的小孩有书读,要建设美好吉祥的生活……”
值班主任:张杰
值班总监:李国栋
责任编辑:傅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