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日报
登陆时间:1950年3月6日
登陆地点:儋州白马井
部队:第40军118师352团加强营799人
指挥官:118师参谋长苟在松,352团团长罗绍福
儋州白马井纪念地标:渡海先锋营登陆点烈士墓
1950年3月5日19时,14艘帆船满载第四野战军40军118师352团加强营799名将士,从雷州半岛灯楼角起航。6日下午,渡海先锋营抵达白马井超头海滩,经过与敌人的激战后胜利登陆,与接应的琼崖纵队一总队胜利会师。这是第一支登陆海南岛的渡海作战部队,人民解放军正式吹响了解放海南岛的冲锋号。
登陆时间:1950年3月27日
登陆地点:澄迈玉包港
部队:第40军118师1个加强团2991人
指挥官: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琼崖纵队副司令员马白山
澄迈玉包港纪念地标:玉包港登陆作战纪念碑
1950年3月27日晨,40军118师1个加强团2991名指战员,分乘81只大小帆船,在玉包港一带强行登陆。经过激战,解放军占领了滩头阵地,成功登陆后,于4月1日胜利到达六芹山地区,为主力渡海登陆解放海南提供了有利条件。
登陆时间:1950年4月17日
登陆地点:澄迈玉包港
部队:43军2个加强团6968人
指挥官:43军副军长龙书金,128师师长黄荣海、政委相炜
1950年4月17日晨,在解放海南大规模渡海登陆战中,43军2个加强团6968人,分乘近200艘帆船,进至玉包港一带强行登陆。渡海大军从正面冲锋,接应部队从后面夹击,激战1小时,击退守在岸上的国民党军64军1个团,乘胜追击,在桥头歼灭国民党军1000余名,大部队成功登陆后向福山挺进。
登陆时间:1950年3月11日
登陆地点:文昌赤水港
部队:第43军128师383团加强营1007人
指挥官:383团团长徐芳春、营长孔有利
文昌赤水港纪念地标:赤水港渡海先锋营登陆点纪念碑
1950年3月10日第43军128师383团加强营1007名指战员,分乘21艘帆船,从雷州半岛的硇洲岛起渡。3月11日9时,渡海部队在文昌赤水港一带登陆,经过激战,击退岸上守军后 ,胜利登陆,后在龙马地区同接应的琼纵独立团会合。
登陆时间:1950年4月1日
登陆地点:海口卜创港
部队:第43军127师加强团3733人
指挥官:127师师长王东保、政委宋维栻
1950年3月31日22时半,43军127师加强团3733人分乘大小帆船88艘,从雷州半岛的博赊港起渡。次日拂晓,接应部队按预定作战方案,向登陆点与附近的守敌发起攻击,驻守在高山村的国民党军也被独立团围困,不敢出援,最后被迫投降。加强团迅速在塔市乡卜创港(福创港)登陆,并摧毁国民党军在海边设防的碉堡,同接应部队胜利会师。
登陆时间:1950年4月1日
登陆地点:海口白沙门
部队:第43军127师379团8连、9连
临时指挥官:379团政治处组织股长秦道生,379团三营副教导员葛尹元
海口白沙门纪念地标:白沙门渡海英雄纪念雕像
1950年3月31日晚,第43军127师加强团从雷州半岛起航,计划在琼山塔市乡的卜创港(福创港)一带登陆。379团8连、9连担负阻击敌舰,掩护主力部队顺利渡海任务,但因风向、潮流所致迷失方向,于次日凌晨误登海口附近的白沙门岛。驻防海口的国民党军动用重兵,对解放军登陆阵地日夜轮番轰炸。登陆白沙门的解放军共250余名指战员奋勇作战,英勇地与国民党的海陆空军激战两个昼夜,直到弹尽粮绝。最后只有50余人顺利突围成功,其余全部壮烈牺牲。
登陆时间:1950年4月17日
登陆地点:临高角
部队:第40军6个团18700多人
指挥官:40军军长韩先楚、副军长解方
临高角纪念地标:临高角解放海南纪念塑像
解放海南大军于4月16日19时开始实施总攻。4月17日凌晨3时,第40军6个团于临高角一带登陆。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解放军冲破了海峡封锁,越战壕、破铁网、炸碉堡、夺险隘,成功地撕破了国民党军精心构造的海陆空立体防线(即“伯陵防线”)。在战斗中,第40军880多人英勇牺牲,119师副师长黄长轩以身殉职,长眠于临高这片热土。
解放海南登陆战是战争史上的奇迹,它开创了我军渡海作战胜利的先河,创造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用原始木帆船打败现代化铁甲兵舰的奇迹,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值班主任:张杰
值班总监:李国栋
责任编辑:傅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