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返回
海南省首例肺移植手术在海医二院完成
海南日报客户端 2019-12-25 09:15:46

据海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刘冀冀 周达延 通讯员谭莹 丘虎

001.jpg

12月20日,我省首例双肺移植手术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海医二院”)完成。被矽肺病折磨了十年,48岁的郭飞(化名)重获新生,终于能自由呼吸。据悉,海医二院实施我省首例肺移植手术,也意味着海南矽肺、肺纤维化等终末期肺功能衰竭患者不出岛,就能迎来生的希望。

郭飞是贵州茅台镇人,由于长期在工地务工,早在十年前,他就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2016年,郭飞出现气促症状,被当地医院诊断为慢阻肺。2017年起,郭飞病情开始迅速恶化,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也无法完全自理。

“连给自己煮碗面都做不到,稍微一活动就喘不上气来。”郭飞女儿介绍,郭飞平时的生活几乎离不开吸氧。今年11月25日,郭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海医二院,想要通过肺移植手术缓解病情。

十分幸运的是,郭飞在入院后仅等了25天,就等到了合适的供体,12月20日,海医二院院长、国内著名器官移植专家王毅教授主持,器官移植科、胸外科、呼吸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ICU)、康复科等多个学科近百名医务人员联合开展了这台肺移植手术,经历了五小时四十分后,这台序贯式手术顺利完成。

12月21日,术后第二天,郭飞就拔除气管插管,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下床活动。12月23日,郭先生转入普通病房,目前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肺脏移植手术是器官移植中最难的一种手术。”海医二院呼吸内科陈兴峰医生介绍,一是因为手术前肺源的质量难以保证,相比肝脏、肾脏等来说,肺脏的使用率在大器官中处于较低的水平,仅有三成左右的肺源最终符合适用条件。二是由于肺脏是一个开放性器官,与人体外环境相通,手术后更容易出现感染。此外,肺脏移植还需要多个学科的联合进行,需要手术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因此,顺利完成手术仅仅是开端,患者还需长达数月的术后监控和调整。

患者术后肺功能的维护是最大难点,目前仍面临感染、排斥和吻合口瘘三大难关。陈兴峰医生表示,他作为郭先生的主管医生,术后两周内,24小时都会在科室里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呼吸内科特安排了两名护士,时刻监护患者的各项指标。在肺移植联络群里,各相关科室都在时刻关注着患者的病情,随时做好着准备。

据海医二院院长王毅教授介绍,2018年7月,海医二院器官移植科成立,目前取得肾脏、肝脏、心脏、肺脏等器官移植国家资质,是海南省内唯一一家具有国家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器官移植科开科至今,海南省首例在体劈离式肝移植、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胰腺移植、胰-肾联合移植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的完成,使该院器官移植的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此例双肺移植手术的成功开展,更是一举填补了海南省实体器官移植的空白,实现了海南器官移植领域的新突破。

“以往海南的肺移植患者都要出岛进行治疗,不仅要花费高昂的手术费用,还要负担交通和看护人员住宿费。现在,不用出岛也可以做肺移植手术了。” 王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气候宜人,空气质量优异,适合肺移植患者术后康复。在“家门口”就可以完成肺移植手术及术后康复,海南肺移植患者无需再出岛治疗,“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正逐渐成为现实。

点击下载.gif

点击下载海南日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