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返回
央媒看海南丨新华社点赞文昌“周末村长”云天龙的乡村情怀
新华社 2019-08-05 16:20:00

据新华社报道丨记者柳昌林 王军锋 陈凯姿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变身为乡村环境治理“明星村”,海南省文昌市冯坡镇湖淡村近来在当地名声大噪,时常有来自省、市、镇以及其他村的干部前来考察“取经”。而湖淡村的“蝶变”,离不开“周末村长”云天龙的乡村情怀。

湖淡村的区位与自然禀赋在海南并不占优势,是一个有约70户300余人的小村庄。前些年,村里遍地都是生活垃圾,沟渠河塘污水横流。

3年前,从村里走出去的企业家云天龙回到老家,看到这样的情况不禁心里着急。可帮助村里改善人居环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琢磨着,能不能先从推行垃圾分类开始?

云天龙与村“两委”牵头,花大力气清除了长期堆存的垃圾,并在村里投放垃圾桶,但垃圾分类的计划却搁浅了。原来,尽管大部分村民都能自觉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但仍有一些村民陋习难改。

村里危房多、道路差、设施缺。“这样的环境也难怪有些村民不把垃圾问题当回事。”云天龙与村“两委”干部商量,首先得改善村容村貌。

从此,云天龙每个周末都要从海口赶回村子,为治理环境筹措资金、出谋划策。他也因此被村民亲切地称作“周末村长”。2018年,在这位“周末村长”的带动下,湖淡村通过向政府申请资金、村民自发筹款等方式,筹集了200余万元,开展危房清理、路灯亮化、环村路修建与山塘治理工程。

当年,镇里开展卫生评比,湖淡村拿了最高分。云天龙觉得“垃圾分类的条件成熟了”。于是,云天龙联系海口一家爱心企业,给每家每户捐赠了3个垃圾桶。起初,村民的态度是“不反对也不认真做”,有人不会分类,还有人拿桶去装米。后来通过党员带头分类、建立村级微信群互相督促、开展垃圾分类家庭辩论会,以及邀请专家召开“美丽乡村论坛”等方式,村民的意识逐渐有了改变。

村民不再将垃圾问题当成“公家”的事。如今,湖淡村微信群“湖清云淡”里,200多个村民不断在群里分享包括垃圾分类处理在内的生活日常,做得好的大家“点赞”,做得差的也会受到监督。

在云天龙看来,湖淡村改变的不仅是人居环境,更是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态度。“我们整治山塘,当提出用村里仅有的10万块钱清理淤泥时,村民无一反对。”

“3年的时间,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算是成功了。”云天龙说。环境卫生做好了,他还有更长远的计划:“有了这样的好环境,我们打算请一些公司来村庄考察,研究如何规划发展乡村旅游!”

(原标题:“周末村长”的乡村情怀)

最最新.jpg

责任编辑:史雅洁

点击下载海南日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