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出版的海南周刊T02版面图 ↑
与你同前行 深耕海之南
丨海南周刊编辑室 丨
据海南日报报道
又是一年深秋。这里是海南,微雨洗新月,阳光正好,草木葱茏。
十年前,《海南周刊》破土而出。从出生之日起,她便以春之新绿,被秋之华实滋养。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十年来,《海南周刊》深耕海南的地域文化沃土,每一畦地,都饱含风雨阳光,冷暖辑蕴。这其间,因为有你相伴,她在岛上茁壮地成长。
十年后,我们有坚持有改变有梦想,与你前行,不止于纸。
今天,我们一起诵读《海南周刊》而庆生,致敬这个金色的10年。今天,我们在阳光里再出发,步履铿锵有度。
与你前行,将峥嵘岁月装订成册,把海南的人文根植于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
一份“三新”“三味”的报中报
新闻、新知、新生活和新闻味、文化味、历史味
2008年11月3日,由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创办的高端悦读读物《海南周刊》,以“报中报”的独特形式出现在海南报业市场上。甫经面世,即以其清新构图及卓尔不群的报道风格赢得读者的喜爱。
至今为止,《海南周刊》共出版469期,刊发文字约1800万字,发表图片超2万张。她秉承新闻性、思想性、人文性的办刊理念,在每个周一,以“报中报”的独特形式出现在《海南日报》上,填补了海南缺乏新闻文化生活类综合高端读物的空白;她坚持“新闻、新知、新生活”的内容定位,紧扣读者关注的新闻热点,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背后的历史背景”“新闻背后的文化新知”;她坚持原创立场,追求既有新闻味又有文化味、历史味的“三味”风格……
自创刊以来,《海南周刊》以其敏锐的新闻深度观察,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历史文化新知,以及时尚健康的新生活理念,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喜欢。它始终以宣扬主旋律、正能量的海南地方文化为主线,在讲好海南故事的同时,努力为读者呈现视野更宽的文化生活报道,先后开辟了热点、海之南、讲谭、史话、鉴藏、故事、行走、电影、乐活、新知、往事、民间等不同类型版面,在海南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一份便于携带、传阅、收藏,可读、耐读、悦读的高端读物”,成为海南日报创新党报新闻文化周刊的一个成功范例和海南本土文化宣传的一个重要平台。
回首十年走过的历程,《海南周刊》以深耕本岛历史人文厚重资源为重任,视野兼顾全国热点新闻事件背后的历史,经过十年探索,已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在新闻选题上,注重抓热点、挖掘“热点新闻背后的新闻”;提倡“温故而知新”,注重为读者梳理新闻背后的历史文化新知;本刊在历史事件发生的周年纪念等重要节点上,与时俱进地策划与推出了许多具有鲜明本土地域文化特征的专栏与浓墨重彩的大型报道,如解放海南、青天海瑞、家谱溯源、古村探幽、海南百年文化背影、宋元海南人物志、匠人匠心、重走滇缅路、辛亥百年、红色系列、书院海南等,不遗余力地弘扬和宣传海南历史文化,多维度多层面地展示海南的人文魅力。
有读者认为,《海南周刊》所策划的一些专题报道,内容丰富翔实,叙述严谨磅礴,一些史料、老照片是首次披露,在海南官方的史料体系中还没有收录到,这也让《海南周刊》极具收藏价值。
作为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追求党报创新,不断提升党报的影响力、感染力、竞争力的一个新的切入点,《海南周刊》创出了其高端悦读读物的品牌,为党报的内容形式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全新路径。作为坚持原创报道立场的《海南周刊》,培养了一批从熟悉到爱上海南文化历史、深耕海南文史资源的年轻的记者型作者队伍,他们在采写《海南周刊》的稿件中不断拓宽写作的视野与深度,让自己成为海南历史文化的忠实守护者;与此同时,《海南周刊》也成为省内外学者型作者交流学术思想、碰撞学术灵感、发表独家观点的人文平台。一路走来,许多热心读者寄语《海南周刊》,对《海南周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诚挚的祝福,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扇了解海南的人文之窗
新闻热点的背后、海岛的历史与过往、老百姓最平凡的生活故事一网打尽
今天,是纪念《海南周刊》创刊十周年的日子,本刊编辑室推出40个版的纪念特刊,以梳理《海南周刊》十年走过的精彩历程,也特别向十年来一直关心、支持《海南周刊》的专家学者、撰稿人及广大读者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谢意!
新海南人陈星宇女士评价, “我每到一个城市,都会习惯性地关注当地的新闻媒体以及各种新闻报道,到海南后,就喜欢上了《海南周刊》。对于一个外地人来说,这份周刊不仅是我了解海南的窗口,也是我了解历史、欣赏世界的窗口。每个星期一,看《海南周刊》,让每周一次的等待变得有点喜悦。”
海口市社科联主席詹长智十年来一直关注《海南周刊》,他说,很多人是看了《海南周刊》才知道海南文化如此丰厚,希望《海南周刊》能成为大学之外的大学,图书馆之外的图书馆。
《海南周刊》既有《宋子文还乡海南》《清官海瑞》《谷牧与海南1980-1987》《重走滇缅路》《辛亥百年》等重磅历史题材的相关报道,也有热点和观察性的新闻深度报道。
“从新闻与报纸的角度分析,《海南周刊》的一些策划,对旧闻进行新加工,把旧闻运用到新闻报道工作中,宣传效果非常好。”海南文史专家周伟民、唐玲玲夫妇说,十年来,《海南周刊》已经成为陪伴他们的老朋友。周伟民说,周刊大大丰富了他对海南的认识,对国家、对民族的认识,也增进了他对世界知识的了解。周刊不仅有一般的生活知识,还有很多有深度的人文历史文章。记者和编辑从新闻角度来介绍人文历史,与学者编著书籍讲究系统全面有所不同,可以画龙点睛、点到即止,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常读常新。
周伟民觉得受益匪浅的,还有周刊与他学术研究的良性互动。他在研究更路簿、写作专著的过程中,看到《海南周刊》发表了好几期有关更路簿的报道,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他对更路簿的了解,更加激励他做好更路簿的研究。“2017年2月20日的《海南周刊》做了一期《古物古籍念家国》的报道,讲述了现代语言学家、民俗学家、文物收藏家乐嗣炳,为学一生,家国一世,将数千件珍贵古籍文物遗赠海南黎族地区的感人故事。”周伟民说,这一报道让他深受震撼和感动。
文化学者、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伍立杨说,《海南周刊》在报界独树一帜,乃积淀人文史地的高地,并称之与海南共同成长,是记录社会情怀之先锋。
有读者评价,《海南周刊》以当代视野,作历史钩沉,对海南读者的精神生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它深入挖掘海南的历史文化,提升了海南的文化品位,同时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突出媒体的立场,《海南周刊》持续推出热点解读或现实诠释类的报道,紧紧抓住了读者眼球。
十年间,《海南周刊》坚持成为海岛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以敏锐姿态反馈新热点、新知识、新生活,坚守原创性、耐读性、思想性、人文性的办刊理念,努力为读者提供一份真正有养分、有品位的深度读物;并将继续以原创、丰富与耐读的标准,捕捉海南历史与人文中的精彩亮点,映射海岛新生活。
身处于今天的大时代,这是我们的幸运。如何从新闻热点的背后,从海岛的历史与过往中,从老百姓平凡的生活故事中,折射这个时代,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提供给读者崭新的生活理念和文化资讯,是我们正在努力与前进的方向。
这个季节,天气渐冷,海南却依旧是暖阳。《海南周刊》既生于深秋,便不惧风雨。我们一起前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十年,3650个晨昏,《海南周刊》人文满阡陌,那些纸上的文字,厚积成滩上流彩的珠贝。我们一起前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责任编辑:李文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