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返回
岛上“随虫”之镜中的虫子秀
海岸生活杂志 2017-11-08 15:44:00

海岸生活杂志|图/周反美  文/本刊记者 王军  郑君  辑/三每

螳螂


蜻蜓从空中飞过,掠过水面停在荷叶间;水里的蚊子幼虫正以人肉眼看不见的速度在成长着;树上的知了一直在唯恐人不知似的叫个不停;地面上的蚂蚁成行成列地赶着搬运食物;人们家中突然出现的蟑螂引起阵阵尖叫声……空中、水里、陆地上,到处都有昆虫的踪迹。雨林、湿地、公园甚至是人们的家里,几乎处处藏着它们的身影。

昆虫,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也最多的动物。至今,已经有100多万种昆虫被定名,还有更多的种类待于被鉴别。外形上,它们在人类世界是很渺小的存在。但是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绝大部分的动物是以昆虫为食物维持生存的,因此它们是维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它们的长相在人们的眼中褒贬不一,可爱、可怕、有趣、诡异……当人们用肉眼观察昆虫时,更多的观感应该是来自心理对虫类的感觉,对它们的了解甚少。而在微距镜头下,昆虫不是人们肉眼里、印象中的模样,它们身体细节被放大,表情突出,动作夸张逗趣,和绿叶、绿枝、黄叶、树干一起创造了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昆虫世界。在这个和我们人类共存的昆虫世界里,或许在我们眼中它们只是一个个非常微小的生命,可在微距的镜头下,却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世界。

 

湿地里的昆虫

地点:海南海口羊山湿地

主要区域:泛指海口市南部火山熔岩地区,北临海口市区,东南临南渡江。地貌主要为由新生代玄武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的火山岩台地。羊山湿地的精华地段是其中一片面积约170平方公里的长方形区域里的人工和天然湿地(北起椰海大道,南至观澜湖;东起南渡江,西及永庄水库)。

蜉蝣

体长:一般为3~27毫米。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宋代时苏轼在《前赤壁赋》里以这句来感慨短暂、渺小的生命。之所以借蜉蝣来比喻,是因为它的生命长度真的可以以“朝生暮死”来描述。短暂的人生使命就是交配、繁衍后代。

螽斯

体长:一般40毫米左右。

说起螽斯,大家都会一头雾水,其实它就是人们所熟悉的“蝈蝈”。它们的身体一般为绿色,也有灰色或棕色的。有时乍一看,会把它们错认成蚱蜢或是蝗虫。

斑蝥

体长:一般为15~22毫米。

它背部上金黄色和黑色交错搭配,显得很是贵气十足,但却是不折不扣的毒虫,而且还会散发一种难闻的气味。

天牛

体长:一般为0.4~11厘米。

最爱啃木头,木头永远都是它的最爱。对于很多树木或建筑物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灾难。它的品种非常多, 全世界约有超过20000 种。头顶上长长的触角就像天线,有时长度会长过身体好多倍。在昆虫界, 它可能是触角最长的了。

 

雨林中的昆虫

地点: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位于海南省中南部腹地。

五指山,海南的最高峰,山峰此起彼伏形似五指,因此得名。很少受寒潮、台风侵袭的气候优势,让这里冬暖夏凉,并孕育了一片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热带雨林无疑是地球送给人类最好的礼物了,可以说是“地球之肺”,它对空气的净化、气候的调节自然是功不可没的。五指山热带自然雨林当然也是海南中部地区的一个福祉。

螳螂

体长:一般是55~105毫米。

它的两个前肢就像扛着两把“大刀”,上面还有着一排坚硬的锯齿,非常有震慑力。相传在明末清初时,一位习武者察螳螂捕蝉之动静,取其神态, 赋其阴阳,创出了如今已是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的一套拳法 ——“螳螂拳”。在电影《功夫熊猫》中,盖世五侠中就有螳螂的角色 —— 快螳螂。它在五侠中虽然块头最小,但它刚柔相济、勇猛快速的功夫可不容小觑!

象甲

体长:一般为1~60毫米(不算喙长)。

因为它的头和喙延长,形似象鼻,所以命名“象甲”,也被称为“象鼻虫”。它动作迟缓,也很像大象,但却不像大象的性情那么讨人欢喜。它危害花木果树,可以说是经济农作物的大害虫。

花螳螂

体长:一般为20~25毫米。

一身的花衣裳让它的名字显得那么理所当然。在黄昏的林道草丛里会常见到它,不过它动作敏捷,又善于飞行,而且它一身的花衣裳,很容易让人误会是一朵花,所以想看见它,可要擦亮双眼了。

叩头甲

体长:约三四厘米

它也被称为“叩头虫”,用手按住它的腹部,它的头部会垂下,继而突然挺直胸部,将头部扬起,发出“咔咔”的声音。如果你重复这个动作,它就会不停地“咔咔”下去,就像人在叩头,故而得此名。其实这是它逃离危险的一种自卫方式。


流行界的昆虫

长尾大蚕蛾

当虫子跑到你的身上时,一般女孩子的正常反应一定是尖叫连连或是狂拍打衣服。但是,有设计师把一些虫子设计在你穿的衣服上、挎的包包上、甚至是身上的挂饰、围巾等小饰品上。

燕凤蝶

蜻蜓

瓢虫

女孩子们,对待你自己身上的这些虫子,态度是不是有了180 度的大转变了呢?在科学领域里,对于昆虫世界生命的奥妙,人类还在积极探索着许多的未知。从古代的埃及到如今,时装界的设计师们的目光就一直放在了这些昆虫讨喜的外表、绚烂的色彩上。昆虫元素给了他们永不干涸的设计灵感和创意源泉,他们对蝴蝶、蜻蜓、飞蛾、甲虫的热爱从没停止过。设计师们让它们从自然界飞出,停落在你的发鬓、耳畔、脖间、手腕上,或飞舞在你的衣服、包包、鞋子上……


摄影——周反美:走出微小时的伟大

周反美

我们从微距镜头“这双眼”中看昆虫的大千世界,而借给我们这双眼的是——摄影师周反美。

2017年9月17日,周反美在上海举行《绝妙的代笔》摄影展。展中37幅作品是他三年来在昆虫世界中的内心投影。他说,我拍的是自己的影子——是自己内心的投影。

投影中,昆虫比在镜子中自己的脸还清楚。连蚜虫、蚊子极小的虫子都是在20倍放大镜下观看的效果。

作品在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自然类三等奖时。他让人类看到了“昆虫的思维和情绪”。

责任编辑:吴毓锋

点击下载海南日报APP